快速通道

夯基石 务时效 抓机遇——谱写“双高”发展新篇章

来源: 发布时间:日期:2022年06月30日 浏览次数:[]

夯基石 务时效 抓机遇——谱写“双高”发展新篇章

 

双高计划”为高职院校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是继“示范校”建设后,推动高职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又一项重大创新计划。“示范校”建设明晰了高职教育改革创新的发展方向并有效带动了高职院校办学基础能力的提升,而“双高计划”的实施则是旨在进一步推动高职教育的升级发展,提升高职院校服务产业、国家战略的能力。

一、着眼固本强基,坚持攻坚克难砥砺奋进

2020年12月,浙江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发布《关于公布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群)建设名单的通知》(浙教厅函[2020]157号)中,我校导游为核心专业的康养旅游专业群入选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校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成立了以学校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双高”专业建设领导小组,下设项目管理办公室、专家委员会、项目建设小组、项目资金管理小组和项目运行监督小组等五个二级组织。对标“一个加强,四个打造,五个提升”的专业群建设目标,修订《“双高”项目建设方案》,完善项目建设的19项一级指标,66项二级指标,123项三级指标及302个项目任务,并根据项目重点内容、工作步骤及工作要求,形成《“双高”项目建设任务书》,并将“双高”项目建设纳入年度目标管理和中层干部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以建设高标准的康养人才培养体系、高水平的康养融合师资团队、高质量的康养实训设施设备、高层次的康养产教融合基地。

二、优化治理结构,坚持党的领导、章程统领

深入推进依法治校,修订《党委会议议事规则》、《校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把握重大决策部署。强化学校党建阵地建设,制订《“一院一品”党建品牌建设方案》,打造商务学院“商为信,务则实”党员教育阵地,加强学生党性教育,培塑诚信、务实的作风。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制订全面治党工作计划20条、四责协同任务清单4类55项,成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协调小组,夯实清廉学校制度体系,年度共开展专项监督检查7次,发出各类建议书7份。完成以《“治理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为龙头,全面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入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深入推进重点业务系统和网上办事大厅建设和优化机构设置与职能配置,构建精干高效的管理组织体系。

三、聚焦专业建设,坚持集群发展、特色取胜

按照“以专业群建二级院,以专业群强特色校”的理念,学校制定《“十四五”专业建设发展规划》,依据康养旅游产业链发展趋势,强化专业链与产业链深度对接,2021年动态调整4 个专业,构建旅游、健康、商务三驱并进、互融互通的专业群结构,根据“一体两翼,双核互融”的专业群建设思路。在深入专业调研基础上,设计了“产学交叉、项赛引导、训岗交替”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修订2021级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基础通用、核心分化、模块互选、实践融合”的专业群课程体系,以“平台”+“模块”形式,开发康养旅游概论、康养旅游产品设计、康养旅游营销等平台课及模块课程力争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立足“小企业大集群”,面向旅游类产业,做强导游专业群,立足“小家庭大民生”,面向一老一幼“民生工程,做精护理专业群,立足面向智能跨境电子商务领域,做特电商专业群,以“专业群强特色校”,形成“小学校大市场”, “小区域大服务”特征。

  

四、探索教学改革,坚持职业特性创新教育

“双高”项目建设中,学校制定了《课堂教学创新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3年)》,实行“优课优酬”机制,开展新理念、新载体、新手段、新形态的“四新”课堂建设,2021年通过校企“双元”开发新形态教材8本,建设精品在线课程8门,立项6个项目省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申报省教学成果奖4项,开展“研学旅游与策划”等1+X证书4项,新建虚拟仿真实训室8个,合作校外实训基地248个,学生参加省级以上竞赛获奖60余项,教师参加省教学能力大赛获二等奖,同时深入开展各类调研,形成专业调研报告7份,教师课堂创新90份,制定《教学团队建设管理办法》,培育校级创新教学团队12项建立校院两级联动、校内外互补的第二届教学督导队伍13名,以“督”促改,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开展对教师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诊断工作,完成课堂听课135次以上,任课教师被听课覆盖率60%以上

  

五、提升师资素养,坚持师德引领、引育并举

学校强化教师专业素质、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2021年,全校所有教师参与了“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培训与测评”,99位教师教学理论得到提升。制定《专业带头人选拔、培养与管理办法》《新教师准入实施办法》、《青年教师助讲培养制度实施办法》、《骨干教师选拔、培养与管理办法》、《教学名师培育工程实施办法》等制度,分类开展“头雁培育计划”、“大雁振翅计划”、“雏雁成长计划”、“飞龙在天计划”师资培养体系。2021年柔性引进行业领域专业人才5位,全职聘任教授6人,外聘行业企业专家80余人,新进教师11人,新增技能名师7人,新聘客座教授2人。通过引进和培养,学校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人数总占比增至72.3%,具有副高以上职称人数总占比增至23.85%。并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活动,2021年共选派126名骨干教师参与培训。

六、深化产教融合,坚持立足地方、精准对接

依托学校“一院一镇”工作机制,与展览街道共建“普陀产业学院”,以“一核驱动,三轴并联,五链对接”战略合作模式,2021年累计1300名学生参加结对乡镇乡村振兴实践活动。积极联系政府部门、产业集聚区及区域大中型企业和长期合作的省内外企业,建立联动机制,建设浙江省旅游健康职教集团,同时成立旅游健康专业工作委员会和教学科研、师资培训、创新创业三个工作联盟,争创省级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完成与普朱管委会的校地合作推进,开展“普朱校园招聘专场”活动,与岙山石油基地等5家单位成立“产学合作工作站”,并成立“海洋旅游研究中心”、“竺静养老名师工作室”、“舟旅健礼坊”等舟山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

  

七、立足服务社会,坚持技能培训、抓创机遇

由我校牵联合其他高校参与成立“舟山市职业教育研究中心”,由校党委书记、校长牵头成立“高职教育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及“旅游与健康融合发展研究中心”。2021年学校承接舟山市文化与广电旅游体育局《旅游新媒体平台账号影响力评估报告》等各个单位5个研究项目,“岱东农业综合休闲园提升技术”等5个项目列为舟山市乡镇科技特派员项目。积极开展技能培训,形成有地域影响力的拳头项目,创建一批具有品牌效应的培训项目,实现了优势资源共享。承接高级育婴师、高级美容师、市财政会计学会财政学组、民宿经营培训等各类社会培训,累计培训3207人次。同时开展“天颐老人之家”志愿服务8000余人次,蜈蚣峙码头志愿者服务累计服务达5万人次。

  

八、担当社会责任,服务国家战略、共同富裕

坚持服务脱贫攻坚,我校立足舟山,服务浙江,通过合理的专业设置、情景化的实验实训课程、贯穿终身的职业培训体系,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坚持服务健康中国,我校积极推进浙江旅游健康职业教育集团建设,整合利用行业资源,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以“健康中国”国家战略为指引,以提高区域人民健康水平为核心,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动力,从广泛的健康影响因素入手,通过校际合作、校企合作、学校与行业协会、科研机构合作,为行业共同利益服务。坚持服务共同富裕,学校将强化人才培养载体,对照“打造全方位、高层次开放载体”的要求,积极通过校企融合式平台搭建、行动导向式人才培养、创新引领式教育反哺,坚持多方联动,通过培养大量合格和卓越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助推共同富裕。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双高计划”提质培优、十四五规划等重大项目衔接,开展一体化建设,并对照优秀标杆院校,开拓视野,补短板找差距,以时不待我的劲头推进“双高”建设各项工作。更要“双高”建设项目为契机,凸显“高”、彰显“强”、体现“特”为目标,践行“支撑产业发展,服务国家战略”的职教新使命,以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使命意识和奋发有为、开拓创新的责任担当奋力推动学校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快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做出贡献。

 

上一条:乘势而上谋发展 担当作为新启程——我校召开双高建设系统培训会暨2022年双高建设项目中期推进会 下一条:《关于公布2022年校级新形态教材评选结果的》

关闭